我們如何預備未來?──從黑洞計劃看基礎科學
2022年系列思沙龍「中國,細微觀察」第五場「星空仰望共此時—從黑洞研究看兩岸的科學投入」,邀請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陳明堂博士主講、新北市秘書處饒慶鈺處長主持,兩人精彩的搭配讓觀眾們都...
解讀習近平與二十大
中國二十大召開在即,舉世矚目,2022年系列思沙龍「中國,細微觀察」第四場「習近平這個人—從個人特質看二十大後新時局」,邀請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寇健文教授主講、國立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辛翠玲教授主...
飛彈底下有人民嗎?──傾聽中國社區的內部聲音
2022年系列思沙龍「中國,細微觀察」第三場「專制社會有『社區』嗎?──中國社區改造的曲折路」,邀請前社團法人台灣社造聯盟理事長盧思岳主講、文化工作者鍾永豐主持。盧思岳梳理了兩岸社區改造的脈絡,並以投...
科技島鏈上的「東方之盾」──牽動地緣政治的半導體產業
2022年系列思沙龍「中國,細微觀察」第二場「我在『西進與長征』的路上—科技人的大陸行腳」邀請DIGITIMES電子時報社長黃欽勇主講、資深媒體人烏凌翔主持。黃欽勇暢談兩岸科技產業的發展與變化,尤其聚...
華語流行音樂四十年 ──從鄧麗君到抖音神曲
龍應台文化基金會2022年系列沙龍「中國,細微觀察」正式展開。首場思沙龍「唱歌不簡單─流行音樂產業的四十年河東河西」盛大登場,邀請資深媒體人邵懿德開講,知名詞曲創作人黃韻玲擔綱主持,現場座無虛席,線上...
我在「西進與長征」的路上—科技人的大陸行腳
兩岸科技產業的拉鋸各有勝負,供應鏈的黃金時期飄然遠去,人才爭奪戰與分散型生產機制成形,地緣政治深刻影響每一個人,而我們正在關鍵的轉折點上。 講 者:黃欽勇 電子時報(DIGITIMES)社長...
平行宇宙與穿越時刻 —不同世代的中國青年思潮與選擇
誰成了「小粉紅」,誰成為異議者?深層的原因為何? 「躺平」、「內捲」等等流行語,只是一時情緒,或者反映了青年文化更根本的精神面貌? 講 者:張潔平 Matters 創辦人 主 持:何欣潔 自由媒體人 ...
星空仰望共此時 —從黑洞研究看兩岸的科學投入
人類最尖端的基礎科學研究,如「事件視界望遠鏡」拍到黑洞,無一不是跨國計畫。2018黑洞望遠鏡的重大突破中,海峡两岸科學家都參與其中。 科學可能超越政治嗎?看不出現實利益的基礎科學,值得國家多少投入?兩...
習近平這個人 —從個人特質看二十大後新時局
他怎麼看事情、怎麼做決策?他重用什麼樣的人、排斥什麼樣的事? 習近平上任後的菁英結構怎麼變化?二十大之後權力怎麼重組?中美、兩岸,可以見微知著。 講 者:寇健文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主 持:辛翠...
專制社會有「社區」嗎?—中國社區改造的曲折路
現代專制社會是鐵板一塊,還是各種矛盾空間的同時存在?台灣的社區營造曾經啟發一代對社區改造懷抱理想的人,他們帶著信念深入城鎮,受到什麼挫敗、開出什麼花朵? 講 者:盧思岳 前社團法人台灣社造聯...
唱歌不簡單—流行音樂產業的四十年河東河西
曾經,鄧麗君的聲音傳遍整個中國大陸。 曾經,中國KTV裡被點的十首歌中七首是台灣的創作。 四十年後,發生了什麼事? 講 者:邵懿德 文化藝術工作者、資深媒體人 主 持:黃韻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