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流行音樂四十年 ──從鄧麗君到抖音神曲

龍應台文化基金會2022年系列沙龍「中國,細微觀察」正式展開。首場思沙龍「唱歌不簡單─流行音樂產業的四十年河東河西」盛大登場,邀請資深媒體人邵懿德開講,知名詞曲創作人黃韻玲擔綱主持,現場座無虛席,線上直播亦反應熱烈。

講者以生動輕鬆的方式梳理了華語流行音樂四十年文化與產業的交互作用,同時引導聽眾思考台灣音樂產業目前的困境,並期待台灣有朝一日能達到K-POP的規模與產業鏈,串聯科技、影視與遊戲的資源,發揮綜效。

沙龍現場來了各界好朋友,包含聯合文學創辦人張寶琴、森泰環保開發總經理鄭乾池、台北醫學大學前副校長李飛鵬與台大教授沈冬等。「中國,細微觀察」系列講者主持群也到場支持,有電子時報社長黃欽勇、資深媒體人烏凌翔、新北市秘書處處長饒慶鈺與中山大學教授辛翠玲等。更難得的是,台北文化局歷屆局長竟罕見「四代同堂」──龍應台、廖咸浩、倪重華與鍾永豐。現場氣氛熱絡非凡。

在對談環節中,主持人黃韻玲特別分享自己在創作之路的種種趣事,更清唱自己的代表作〈心動〉,聽得現場觀眾如癡如醉。在最後QA時段中,觀眾提問特別踴躍,有中國網友詢問「打口時代」的聆聽文化,邵懿德分享了那個時代的中國人如何「淘碟」汲取西方音樂的養分。現場亦有觀眾提問中國的聽眾如何透過台灣流行音樂理解台灣,邵懿德羅列了50張改變華語樂壇的專輯,並分析台灣的「校園民歌」有著巨大影響力,時至今日如李雙澤、胡德夫等民歌音樂人仍受不少對岸新世代的喜愛,此現象可從豆瓣一窺堂奧。
四十年河東河西,華語樂壇依舊精彩。

演講摘要

華語樂壇如何演變?兩岸音樂產業又是如何互動、影響?邵懿德從80年代談起,爬梳了華語流行音樂四十年,並分為前二十年與後二十年探討。

80-90年代:港台音樂的黃金年代

80年代對岸正從文化大革命緩步復甦,鄧小平改革開放穩定了社會與經濟秩序,中國人開始關注娛樂生活,鄧麗君的歌聲也在此時期傳入,形成「白天聽老鄧,晚上聽老鄧」的有趣景象。
90年代是「四大天王」稱霸樂壇的黃金歲月,國際唱片公司也在此時期插足兩岸三地,中國的唱片工業也開始起步,代表人物包含崔健與摩岩三傑(竇唯、張楚、何勇)。

2000年代後:大平台主宰的網路音樂時代

2000年後的網路時代,唱片公司面臨威脅,邵懿德分析有五大挑戰─盜版、選秀、彩鈴(來電答鈴)、流媒體(串流)與短視頻(抖音)。傳統唱片公司的功能逐漸邊緣化,中國的平台逐漸發揮產業影響力,中國流行歌曲也開始傳入台灣,如〈老鼠愛大米〉。
2010年,對岸串流平台競爭激烈,興起一波併購潮,百度、騰訊、阿里巴巴等網路巨頭成為最終贏家,並挾帶更龐大資本投入影視、音樂、遊戲的製作。中國新生代偶像與音樂人大量透過綜藝節目、影視作品的輸出進入華語觀眾視野,港台流行音樂相形失色。

「兩個華語樂壇」已然形成,台灣優勢何在?

2020後市場分眾化更加明顯,邵懿德形容這猶如「兩個華語樂壇」的平行宇宙,一個是猶如工廠流水線般批量生產、靠演算法推介抖音神曲的音樂市場;另一個是依循工業化淬煉、詞曲影像精製的音樂殿堂。流量至上的網路生態衝擊著音樂與創作的價值。

現場有觀眾提問台灣流行音樂產業受制於市場與預算,該如何突破困境?邵懿德認為「有多少資源做多少事」,重點應是創作本身的質量,當下製作音樂門檻降低,反而是以小博大的契機。在座談間他也以滾石音樂「滾石撞樂隊」企畫為例,指出唱片公司跟獨立音樂人合作的新模式不僅為唱片公司的角色找到新定位,企劃的力量也能讓這些音樂人被更廣地發掘。
另外,串流平台等新科技也讓經典重新受到關注,譬如台灣70年代的「校園民歌」有著巨大影響力,時至今日如李雙澤、胡德夫等民歌音樂人仍受不少對岸新世代的喜愛,成為對岸年輕人理解台灣的方式。這無疑是台灣流行樂的優勢。

四十年河東河西,華語樂壇歷經了音樂人的才人輩出、科技載體的流變與聽眾品味的分化後,依舊不減魅力,充滿故事與夢想。

活動報名
捐款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