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習近平與二十大

中國二十大召開在即,舉世矚目,2022年系列思沙龍「中國,細微觀察」第四場「習近平這個人—從個人特質看二十大後新時局」,邀請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寇健文教授主講、國立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辛翠玲教授主持,兩位學者精彩的對談將現場與線上的討論帶至最高潮。

儘管受颱風攪局,思沙龍現場依舊座無虛席,各界專家亦難得現身,包含甫出新作的前參謀總長李喜明、海軍備役上將陳永康、國防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國民黨國際部主任黃介正、台大校長管中閔、台大政治系教授吳玉山等人。

寇健文由習近平幼時下鄉的生命歷程談起,藉此闡述他的世界觀、歷史使命的養成,並分析他個人領導風格與中共內部權力結構,進一步推導習近平在二十大後的政策走向與台海局勢的變化。各界專家亦紛紛發表看法,夏立言表示,兩岸問題官方無管道可溝通,關懷台商,為所當為;蘇紫雲則認為兩岸之間的問題不在於統獨,而是民主與威權的制度之爭。吳玉山進一步補充,應設法讓對岸瞭解民主是台灣人民所珍視的制度,將雙方的敵意降至最低。基金會大家長龍應台亦提到,兩岸不只是政治、軍事問題,「民意」更是重要的一環,兩岸人民應有所覺醒,不備政治操弄,避免相互仇視,最終釀成悲劇。

沙龍的最後,寇健文呼籲,台灣應避免政黨惡鬥、過度注重選舉,讓自己陷入被動的態勢,反而應妥善應用「巧實力」,靈活運用軟、硬實力處理兩岸問題。

演講摘要

權力的執念從何而來?─ 談習近平這個人

習近平之於國際、之於台灣有何重要?為何我們必須理解習近平?寇健文指出,西方學界對領導人研究行之有年,藉由研究領導人的早年經歷與政治性格的形塑可助於國際情勢與國際談判的判斷。在習近平的政治認知與信念中,政治的本質是衝突的世界觀,他堅持底線,絕不退讓,在領導風格上又不墨守成規。同時,他堅信自己承擔民族復興和社會主義革命的歷史使命。如此的性格與信念皆與習近平人生歷練有關,並直接或間接影響其對權力的認知與後來的政治手段。

在「反貪」方面,習近平的父親習仲勳早年遭清算致使他少年下鄉,困苦的童年讓他對於底層人民的生活感同身受,也因此他對於「反腐」較江澤民、胡錦濤等領導人堅持,其實早在寧德、福州市書記時其便已推動過地方性的反貪腐,2012年上任總書記其實已是「第三次反腐」。因此,以鞏固權力與整肅政敵來概括習近平反貪的動機並不完全正確。

在權力方面,早年的家庭變故讓習近平有深深的不安全感,造就他不輕易分享權力的個性,所以不論在政治、社會或網路的管理皆採「權力集中」模式。此外,社會主義下的長年教育讓習近平成為「集體主義」與「民族主義」的堅定信仰者,認為中西是對立的,故在上台後他反覆強調「中國偉大復興」,並對西方世界的態度趨於強硬。

「稱帝」與「封聖」:談習近平第三次連任之路

下月中國二十大即將登場,全球皆矚目習近平是否會打破過去中共權力更替原則,宣布連任。針對部分媒體盛傳「李上習下」,寇健文認為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上位、取而代之的可能性較低。如前所述,習近平慣以權力集中領導政局,即使習近平因身體狀況交出職務,他勢必也會選擇能牢牢控制的「代理人」作為繼位者,讓他能夠繼續垂簾聽政。

寇健文也提到,除了連任外,習近平或許還有「封聖」的企圖。從中國媒體與黨報可以發現,部分地方省委書記提及習近平時,還會以「舵手、統帥、領袖、燈塔」稱呼,這不只凸顯出習近平的核心地位,且有意識地將其形塑為共產黨「精神領袖」。假使習真的「封聖」了,那麼即便在卸任後仍能享有決策上的影響力,這點值得進一步觀察。

二十大後新時局:深化共同富裕、台海問題「以戰逼和」

二十大以後時局將如何變化?寇健文如此分析:首先,在經濟上,「共同富裕」將是習近平的施政重心,在前兩屆任期中,習近平已達成「脫貧」目標,而在受影響經濟不景氣的當下,需要更有彈性的手段來消弭中國社會貧富之間的巨大差距。

其次,在外交方面,寇健文認為自2015年以來,習近平不曾調整其「強勢外交」的做法,二十大後其將延續一慣強硬的態度,要求周邊國家與其他大國尊重其利益與主權。

最後,在台海問題上,中國仍追求和平手段,不希望全面發動戰爭,也因為習近平「善忍」、「不放棄」的性格,他會靜待時機、向前壓迫;在二十大後,「以戰逼和,以戰逼談」可能為其主要策略。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八月發表的第三份對台白皮書中,可以發現其中「一國兩制台灣方案」變得逐步緊縮,不再承諾「不派軍隊與官員駐臺」,大幅壓縮了自治與國際空間,顯示習近平在反獨、反外力干涉的力道明顯增強。

沙龍的最後,寇健文以亞太基金會董事長許信良的話作結:「越是面對中國大陸威脅,台灣就越要先解決內部問題,要像正常民主國家裡面的兩個政黨,而不是現在藍綠對抗幾乎變成兩個敵國。」呼籲台灣能跳脫選舉與政黨的框架正視兩岸問題,並善用巧實力,為自己爭取主動地位,不制於人。

活動報名
捐款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