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系列思沙龍「中國,細微觀察」第二場「我在『西進與長征』的路上—科技人的大陸行腳」邀請DIGITIMES電子時報社長黃欽勇主講、資深媒體人烏凌翔主持。黃欽勇暢談兩岸科技產業的發展與變化,尤其聚焦半導體產業與創新科技應用,並從意識形態、國際大局以及分散型生產機制不同面向一一解析。
沙龍現場來了各界好朋友,包含中研院院士曾志朗、天下雜誌總編輯陳一姍、清大榮譽教授劉容生、台大資工系教授徐宏民與台積電人資中心經理張美玉等嘉賓。遠在英國倫敦的基金會大家長龍應台特地早起收看,在線上與講者、主持互動。
在問答環節中,最多人關心的便是台灣半導體人才與競爭力問題,黃欽勇認為直至2025以前台灣在技術仍維持高競爭優勢,但在育才方面確實有長期隱憂,企業與政府能做的除了「開放邊境,借力使力」,更要與社會積極對話,讓各界了解半導體產業的需求。這也是他義無反顧接受此次沙龍的初衷──要讓更多人喜歡科技產業。
另外,針對中美科技戰與地緣政治,黃欽勇也一一分析。天下雜誌總編輯陳一姍詢問,如何解讀中國目前遭遇「科技卡脖子」的窘境?黃欽勇認為這是必然之勢,並且美國會分階段、有系統地執行,台灣應反思在這之中的角色。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也問到,中國未來有無機會發展出領先全球的半導體技術?黃欽勇認為若中國依循傳統技術則無機會,但第三類半導體如涉及量子技術或其他結構創新的方式則不無可能。
本次沙龍現場與線上互動空前踴躍,幸賴主持人烏凌翔專業細膩地將問題一一濃縮、整合,讓沙龍充實而流暢;講者黃欽勇也慷慨分享「畢生絕學」,知無不言,處處旁徵博引,兼具理性與感性,為科技之中注入「人性」的溫度。
演講摘要
從交流到交鋒:兩岸科技業的競合
兩岸科技業的接觸從1990年後開始,本次沙龍講者黃欽勇正是這段歷史的見證人,當年他代表資策會至北京演講,是台灣第一人。
2001年末,兩岸先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許多電子產品生產線因為勞力與區位優勢遷移至中國,中國成為台灣科技業的生產重鎮。2007年開始,隨著iPhone問世,中國角色產生變化,除了是「世界工廠」,中國廣大的內需市場和消費力受到注目,市場價值逐漸提高。2009年中國GDP超越了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兩岸科技業之間高度競爭,卻又彼此依存。競與合間有著複雜關係。
在目前中美科技戰與意識形態兩極的世界格局之下,兩岸科技業逐漸走向分歧。以半導體產業而言,2021年中國的出口額是1,538億美元,台灣是1,555億美元,帳面數字看似並駕齊驅,但內涵有很大的歧異,台灣半導體出口60%至中國,其餘至美國、韓國、印度等國;然而,中國的高出口額可能來自其內部調度,先進口再出口,因此研究中國產業數字時必須有更細膩的解讀和考證。
此外,黃欽勇進一步預測,2030年世界GDP前五的國家將會是:美國、中國、印度、德國、日本,這些國家目前都在發展自己的電動車生態,分散型生產機制已然成形,車用半導體會是下一個戰場。
世界半導體產業競爭格局之下,台積電的生存策略
簡單來說,全球半導體市場可粗分為供給面與需求面,供給面的產值約為8,930億美元;市場需求約有5,560億美元。供給面又可細分為Fabless(IC設計)、Foundry(晶圓代工,如台積電)、OSAT(委外封測)、IDM/Fablite(整合元件製造,如英特爾)與EDA(電子設計自動化)等等,而IC設計與整合元件製造規模分別為1,900億美元與3,660億美元,相當於市場需求規模,這也解釋了台灣的市場市佔率為何不到10%,因為台積電等晶圓代工廠商的產值未列其中。
從供給面進入到市場面有兩種途徑:大部分為廠商直營,佔65%;另有35%係經由通路商,代表企業有大聯大與文曄。市場中,半導體可再區分為記憶體半導體與非記憶體型態,南韓專精於前者的生產,而台灣則專攻後者。組裝成終端產品時,電腦運算與通訊網通兩大產業貢獻七成;消費電子、汽車與工業電腦皆佔將近10%。黃欽勇預估,隨著電動車產業的蓬勃發展,汽車產品對於半導體的需求將越來越高。
目前,全球最知名的三間半導體製造商分別是台積電、三星和英特爾(Intel)。論技術規格,英特爾貌似技高一籌,但實情是其良率不足,導致客戶無法信賴,當客戶結構不完整時,便會延長投資回收的時程。反觀台積電十分注重品質與客戶信賴,不接客戶競業業者的訂單,創辦人張忠謀先生更是注重「學習曲線」,2015年後將每年營業額三分之一作為資本支出,不斷研發、創新,導入EUV10奈米技術之後更是將比例提升至40%以上,不斷拉大與對手的差距。黃欽勇認為,台積電的對手不會是三星,因兩間公司方法類似,但如果英特爾成功說服美國政府買下設計工具,並從軟體著手整合,世界半導體產業就會發生鋪天蓋地的變化。
未來十年的黃金歲月,台灣如何準備?
黃欽勇分析台灣科技產業最大優勢有二:「半導體」與「供應鏈」。過去二十年是台灣供應鏈的黃金時期,當時個人電腦與手機扮演關鍵角色,市場需求穩定增長、供給面有中國作為生產基地維持低成本優勢。未來十年仍將是台灣科技業的黃金歲月,電動車的製造與在地服務都讓台灣半導體大有可為,尤其台灣內部市場密度高、虛實整合能力強,又有著多元工業,是理想的「實驗場」。
然而,「人才荒」卻是科技業首當其衝的難關,在當前的大環境下,過多的資金追逐著有限的人才,以台積電為例,第一年員工流動率17.6%,如何「留才」與「育才」不只考驗著企業,同時也是社會與國家層面的問題。黃欽勇認為,政府規劃的「半導體學院」並不一定要傳授學生先進技術的知識,反而應該設法讓學生先喜歡半導體,讓產業變得有趣、有溫度,才有機會把人才留在產業中。企業老闆更應該跟民眾與社會多多對話,溝通需求,增進跨業之間的理解,民間自然能理解半導體產業的重要性,社會也會有更多的連結與溫度。
黃欽勇認為,現在世界動盪的局勢就如同千年前的北宋遼金,這正是他行遍中國大江大海、燕雲十六州的啟示。面對未來十年,台灣必須把握機會,開放邊界、開放胸襟,爭取全球人才,以「無我、利人、利己」的心態協助各國建立電動車生產體系,並翻轉思維,打破線性思考模式,用矩陣思維規劃供應鏈,以矛為盾,善用「無害夥伴」的角色定位和全球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