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盪的世界裡和平並不尋常,應積極傾聽與對話

志工: 黃彥翔 撰稿

龍應台文化基金會今年的第二場「思沙龍‧不尋常對話」於6月12日在政大公企中心盛大登場,吸引了眾多關心社會議題的公民參與。此次沙龍首次採用中英文同步雙語討論,創下疫情以來最高觀眾紀錄。

延續對兩岸的關注與對和平的思索,這次邀請了耶魯大學學者艾瑪‧思蓋(Emma Sky)與作家龍應台對談,探討如何以和平推動未來。重量級嘉賓包括立委陳永康、前參謀總長李喜明、前內政部長李鴻源、前行政院政務委員蔡玉玲、前台大校長管中閔、前陸委會主委夏立言等人均到場支持。


走過戰地的斷壁殘垣,燃起和平的使命

是什麼讓艾瑪如此執著於和平建設工作?

艾瑪首先從她自身的經歷談起,分享她在以色列和伊拉克的服務經歷。她回憶起在早期美軍佔領伊拉克時,曾聚集不同種族、不同信仰的領導人,邀請他們分享並聆聽彼此的生命故事,這些圍繞在家庭、家族、部族之間的故事私密而充滿溫度,讓他們敞開心房,建立了人與人的連結。正是這樣痛癢與共的連結感,凝聚了大家的共識,進一步促成和平的可能性。

艾瑪提到,現在的和平基礎源於二戰後美國建立的國際合作制度。隨著蘇聯瓦解、柏林圍牆倒塌,人們曾以為衝突會因冷戰的結束而減少;但如今,血流成河的以巴衝突和中美對抗顯示,戰爭的陰影並未消散。
正是因為曾經站在戰地的斷垣殘壁中,眼睜睜看著同袍葬送沙場,凝視一雙雙流離失所孩子們無助的眼睛,她深切認識到自己肩負著和平的使命,不能讓一切重演!

如今,比起戰爭,人類面臨更嚴峻的挑戰──氣候變遷、全球暖化、糧食危機和能源短缺──這些問題都需要以和平為基礎的國際社會共同解決。人類沒有戰爭的本錢。

如何放下仇恨,開啟合作?

當前國際局勢充滿競爭和合作的機會。大國之間的競爭不可避免,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在競爭中尋求合作,解決跨國界的共同問題。

然而,和平談何容易?具體的行動是什麼?

有個故事艾瑪始終牢記在心:盧安達大屠殺中一位青年目睹鄰居殺死父親,在成長過程中,復仇成為他的意義;直到長大後,他才發現仇恨並沒有讓生活更好,於是決定與殺父仇人對話,並推動社區計畫,促使倖存者家屬與殺戮者共同參與動物養護計畫,這個活動讓他們在痛苦中找到了新的聯繫和希望。艾瑪指出,仇恨是可以超越的,對和平的渴望遠比我們想像的更具力量。

和平與非暴力的推動有賴領導人的意識。因此,艾瑪在耶魯大學期間,持續推動Yale World Fellows,這項國際獎學金計畫每年從上千人中甄選16名世界菁英,透過四個月的課程,讓他們在競爭中學會合作,並意識到合作可以讓自己和團體更好。

舉極端氣候談判課程為例,學生必須模擬和實踐,從中培養同理心和合作精神,進而理解如何在國際舞台上推動合作。艾瑪強調,這樣的教育模式不僅能為學生提供知識,更能為他們未來在國際社會中扮演重要角色做準備。

她相信,撒下合作的種子,必然能收穫和平的果實。

動盪的海峽,兩岸如何追尋和平?

現場年輕朋友與嘉賓對兩岸和平議題十分關心,提問絡繹不絕。

艾瑪無私地分享自己的觀察與見解,她認為在進入兩岸議題之前,台灣應先意識到自己的弱點。她引用前內政部長李鴻源的話指出,台灣有97%的能源、三分之二的糧食皆來自進口,這些將是社會韌性的隱患,亟需解決。她以德國減少對俄國石油依賴的例子說明,台灣需要處理自己的弱點,特別是在能源和水資源方面,確保在面對氣候變遷和國際競爭時能夠生存和發展。

與此同時,台灣也擁有民主素養、數位與行銷能力以及科技與晶片等優勢,特別是在科技和數位領域。因此,台灣應該利用自己的優勢,推動循環經濟和可持續發展,減少對外部資源的依賴。她強調,台灣的民主體制是其最大的資產,應該通過民主機制來促進社會的安全和繁榮,這些皆是和平的基石


沙龍當中,前參謀總長李喜明提出了相當有趣的問題:「中國如何和平統一?而台灣的最佳策略又是什麼?」

艾瑪回應,中國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方式有二:創造經濟拉力,讓台灣人嚮往去中國工作;其二,製造恐懼推力,讓島上人心惶惶。而她認為現在台灣最佳的策略就是維持現狀,因為隨著科技演進,國際社會越來越像是跨國企業,國籍、疆域等概念將被一一突破,台灣應做的正是改善弱點、發揚優勢,等待那一刻的到來。


多變的世界,年輕世代如何行動?

在此次台灣行中,艾瑪發現人民在政治意識上存在兩極化現象。她建議台灣加強社會凝聚力,從地方到國家層級,建立對話的機制,了解彼此的立場和利益。她認為,開啟對話應從民間做起,通過基層的交流和合作,逐步建立信任和理解,再到跨部會的協調與整合。

艾瑪亦指出,年輕一代的願景是相似的,不分台北或北京,對於安全、繁榮和永續的渴望是同樣熱切的,因此年輕世代的任務是超越分歧,尋找合作的可能性。她鼓勵年輕一代要表達自己、獨立思考,並勇敢地參與公共討論。

艾瑪深信,年輕人擁有無限的潛力,只要給予他們機會和平台,就能為和平與未來做出重要貢獻。即使最黑暗的道路也會通向和解和希望,這對於海峽兩岸尤為重要。
演講尾聲,艾瑪感性發言。她說,或許台灣人常覺得自己被孤立、無人傾聽、與國際社會的鴻溝難以跨越,但更應著眼未來,積極對話,因為被動不能帶來和平。

活動報名
捐款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