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人與熊的界限──從568之死談保育與和解

志工: 黃彥翔 撰稿

2024年「思沙龍‧不尋常對話」壓軸場次以「人還是熊?跨越藩籬尋找和解」為主題的壓軸對談於11月14日舉行,邀請了《未完的旅程—一隻台灣黑熊的人間啟示錄》作者蔡惠萍與東華大學教授戴興盛展開深度討論。本次活動吸引了線上線下超過百位關注保育與文化議題的觀眾,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署長林華慶、《天下雜誌》獨立評論主編廖雲章、中研院學者盧倩儀及北藝大教授于國華等專家學者亦蒞臨現場。

整場對談圍繞台灣黑熊568的生命故事展開,這頭被稱為「問題熊」的黑熊,因人類與自然邊界的矛盾而犧牲,牠的命運啟發了關於生態保育與社會和解的多方討論。

蔡惠萍的追問──用故事尋找真相
資深記者蔡惠萍回憶起她撰寫《未完的旅程》的契機──一次無意中看到568因誤觸陷阱最後竟遭槍殺死亡的新聞,勾起她的好奇心。作為記者多年,蔡惠萍習慣以深入調查方式還原真相,透過黑熊568最後一年半的生活軌跡,她試圖剖析這起悲劇多層面的意義。

黑熊568之死是原住民獵人使用山豬吊誤捕的結果。獵人因誤以為山豬吊已全面禁用,加上又誤捕野生保育類動物,害怕法律責任,背後更深沉的原因是,狩獵文化長期遭汙名化並導致地下化,這幾道交疊的原因下,獵人最終選擇射殺並掩埋牠。除了中高齡的原住民獵人外,山村居民也會在防治獸害的需求下使用山豬吊。

蔡惠萍指出,這起悲劇反映了原住民(與山村居民有極大的重疊)因為資訊弱勢導致法律認知的不足與過往對政府信任的缺乏,也揭露了「生存正義」與「生態正義」之間的衝突。對山村農民而言,果樹是全年的辛勞成果,但都市居民往往只關注保育,忽略了農民的現實處境。她形容這些矛盾如「正義之間的灰色地帶」,等待我們去看見並理解。

戴興盛的洞見──野生動物保育的演進與挑戰
東華大學戴興盛教授以學者學術的視角,梳理台灣野生動物保育的歷史。他回顧了從1960年代起興盛的「山產文化」野生動物狀況,到1989年《野生動物保護育法》全面禁獵的歷程,以及2017年起政策走向共生模式轉型的契機。

「2030年的嚴格禁獵促使野生動物復育,但同時帶來了農村地區的農損問題,甚至加劇了人與自然的邊界衝突。」戴教授分析,隨著鄉村人口大量減少,野生動物族群增加與活動空間擴大,台灣正面臨類似日本發生多年的情境:野生動物棲息地侵入與農村生活領域交疊,對當地居民構成挑戰人與野生動物如何共處已成新的挑戰。

戴教授也強調,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保育思潮早已從過往的保護區與罰款圍籬與處罰策略,轉向以社區共生為核心的新模式。他提到台灣的「原住民族狩獵自主管理辦法」與「生態服務給付」政策,正逐步改變原住民族、鄉村地區居民與自然的關係。例如,部落獵人從原來法律所界定的偷盜獵者變成了「生態系的照管者」,不僅自我約束、管理獵捕行為,甚至參與巡守山林、生態監測和移除外來物種和生態監測,成為重要的保育夥伴。戴教授也強調,事實上原住民族獵人原來的角色就是資源利用者與山林守護者二合一,理解並支持這個角色,是例如近年昆明-蒙特婁生物多樣性框架等國際倡議所強調的保育重點。


林業保育署的反思──從死亡走向和解
林保署署長林華慶現場分享了568事件帶來的改變。他坦承,568之死引發的情緒波動從憤怒到失落,再到釋懷,讓他重新思考作為政策推行者的責任。林業保育署邀請涉案獵人參與568的回家儀式,雖引發爭議,但實現了獵人與熊以及政府之間的三方和解。

蔡惠萍補充,涉案的獵人叔叔後來成為推廣野保政策的積極代言人。她回憶訪問時,叔叔坦言:「如果當時被判刑,我只會認命但不服氣,絕不可能成為今天這樣的改變者。」這段經歷成為政策與族人修復關係的具體改變。

從568看未來:理解是和解的起點
活動尾聲,兩位講者都提到,568用牠的生命傳遞了我們理解與和解的價值。蔡惠萍感嘆:「都市的同溫層太厚了,唯有多接觸不同的人,才能理解;理解才能帶來同理,而同理才有可能跨越藩籬,做出改變。」

觀眾也踴躍提問,關於未來人熊與野生動物衝突的解方,戴教授坦言這是難題一大挑戰,但呼籲更多人親身理解原住民族與鄉村地區處境,與在地一起參與保育行動,並與志同道合的人攜手合作,才能創造改變。
568的生命雖然結束,但牠帶來的啟示仍在延續,也成為跨越都會與山村、漢人與原住民、以及原住民與政府彼此間「大山」的契機。

活動報名
捐款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