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和平號觀察紀錄:那間路口的咖啡店,成為石卷人挺過災難的象徵

Photo Credit: 黃語如提供

石卷市民們除了知道石卷市承受大規模毀壞以外,以及以訛傳訛的災況描述外,無法收到確切的賑災消息,抑或是誰目前失蹤……等等。《石卷日報》的記者們開始以手寫海報的方式傳達已知災情;有人提供領取食物的地點。

文:黃語如

2011年3月11日,在《石卷日報》的員工印完當晚要發送的報紙之後,日本東北外海發生了地震矩規模9.0的大地震,不久後,三陸沖沿海地區開始受海嘯襲擊。下午四點,七層樓高的市政府大樓倒塌,沿著兩條大河入海口地勢而入的海嘯摧毀了石卷市沿海區域,繞過平行海岸線的高地、往西衝入市中心,積水加上瓦礫殘骸癱瘓了街道和通訊設備。下午五點,指定為海嘯避難所的小學因為停駐車輛受海嘯撞擊引發火災而燒毀,鄰近的另一所小學則有崩塌的危險。晚間七點,空中自衛隊因為松島基地淹水而無法發派救難隊伍,稍晚兩座橋梁接連塌陷。11日晚間,石卷市中心進入孤立、寒冷的黑夜。

3月12日,市內持續傳出火災,市民們除了知道石卷市承受大規模毀壞以外,以及以訛傳訛的災況描述外,無法收到確切的賑災消息,抑或是誰目前失蹤……等等。《石卷日報》的記者們開始以手寫海報的方式傳達已知災情;有人提供領取食物的地點。

Photo Credit: 黃語如提供

水位在三日後消退,但是留下了大量淤泥及瓦礫堆積。基於經費投入優先順序不高,和中央救災資訊統合不佳等原因,石卷市民遲遲沒有收到救助,自衛隊一度從空中運送物資,但是因為當時並無救災資訊的公開,受災戶們並不知道在哪個地點接收物資。

漸漸地,受困的石卷市民固定時間在川町一十字路口會面,並互相交換訊息。這些資訊愈傳愈加頻繁,直到不論下雨下雪,幾乎每天在十字路口都會聚集。到了五月十日,十字路口旁一棟建築物、還是穩固的咖啡店老闆提供這個社區互助資訊交流的固定場所。開始每天會有不同的分工任務,像是流動廚房。

和平號作為調節各地賑災志工流動的非政府組織,是在這個時候和川崎交流中心的石卷市民聯絡上的。值得注意的是,這次的NPO入進算是日本在災害救助歷史上的先例,這樣的環境下各個非營利或非政府組織開始互相連結形成救災計畫,也開啟自衛隊和非政府組織的合作賑災關係。例如來自北海道的非政府組織「行動力援助RERA」,在幫助東北大地震各災區行動不便人士協助之後,進入石卷市提供運輸支援。

育有一罹患罕病且行動不便的女兒的伊勢理家女士,和我們分享當時她們家是如何靠這街坊互助的社區力量守護者女兒撐過避難期,在最後她和我們分享幾項防災意識:

  1. 家中備有能持續三天的緊急物資背包。
  2. 資訊接收非常重要,備好無線電之類的裝置。
  3. 首要照顧好自己、不要冒險;自己人身安全自己負首要責任。
  4. 日常生活中和周圍建立良好的社區關係。

「若每個人都能為災難的發生各自作好準備,有需要時就能有餘力幫助周遭的人,整個社區也因此就能更容易存活下來。」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

活動報名
捐款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