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宗教與哲學養分裡,尋覓當代經濟缺陷的解方,是否可行?──EFA 研討會「實踐倫理」課程筆記

EFA 研討會現場。圖/Andrei Pungovschi 攝影、Flickr@European Forum Alpbach CC BY 2.0

「如果現今的經濟與社會體系確實有缺陷,那什麼新的體系可以取而代之呢?」

過去數十年來,全世界有令人驚艷的經濟發展及除貧成果,儘管如此,當代全球經濟範型的根本缺陷卻也越來越明顯。包含經久不消的全球金融危機後座力、日益升高的貧富差距、全球化下的極度分配不均、消費主義導致對環境不可逆的破壞、用過即拋的文化衍生大量廢棄物等。

這研討會中(註一),我們討論如何以追求眾同利益(Common Good)(註二)為方法,再次定位經濟系統應追求的目標。在此脈絡下,不同於單純追求市場經濟,西方傳統天主教社會教義與宗教哲學,提供了追求人道主義與倫理規範的、令人信服的理論框架。

講師安通尼(Anthony Annett),現為哥倫比亞大學地球所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的顧問,專精於以宗教社群力量追求和平。曾任職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並走訪多國。

如果現今的經濟與社會體系確實有缺陷,那什麼新的體系可以取而代之呢?

「當然,我們沒有試圖要全盤否定現代經濟系統,因那只會顯得空論而不切實際。」取而代之的是,安通尼希望透過呈現天主教社會教義,打破現代全球經濟體系僵局。

辯證的脈絡可以歸結為三點:

第一點,人類有追求幸福的天性,而幸福與眾同利益緊密連結。

第二點,然而後啟蒙時代強調個人主義,新古典經濟學延續根本缺陷,經濟發展根本性地將眾同利益從主流關懷中剝去。

第三點,藉由重塑眾同利益的中心地位,天主教社會教義提供一條道路,在現代全球經濟系統中,通往人類幸福繁榮的狀態。

為什麼是「天主教」社會教義?

天主教社會教義不是唯一可行的道路,諾貝爾獎經濟學家阿馬蒂亞.森(Amartya Sen)就曾以佛教傳統,提出當代經濟問題的反思。而若不提宗教,北歐國家高居快樂指數排行榜,也呈現了對於「眾同利益」追求的世俗取徑。

不過,天主教社會教義具有特殊優勢,因這些教導根深蒂固在更早之前的亞里斯多德傳統中,佐以數個世紀基督宗教的觀點(對西方人來說,基督宗教確實已和日常生活緊密結合,歐洲數國至今還有「教會稅」,政治黨派也可能以基督教命名;美國獨立宣言與憲法都充滿基督教精神,開國先賢大多也是基督徒)。

天主教社會教義的原則

「團結、普世天命、人類尊嚴、窮人優先、權利與責任、眾同利益」都是天主教社會教義中根本性的教導。

人類尊嚴的思想,來自聖經中記載上帝根據自身形象來造人,且人們會在他人身上看見基督,並彼此尊重相待。上帝愛人,人類也應當彼此相愛。

窮人優先的概念根源相當早,新約時代末期到約西元七世紀所左右的早期教父(Church Fathers)就強調:愛上帝勝過一切、金錢使人墮落、財富使人眼盲、上帝特別關心窮人。

第四世紀受人尊崇的米蘭主教聖安博(St. Ambrose)更曾說:「你不是將你擁有的當作禮物施捨給窮人,你只是把本該歸於他的還給他。你撥出了部分財富,而那財富本就是設計給每個人共同使用。地球屬於每個人,不是只屬於富人。」

「權利與責任」則是極具啟發性的討論,核心概念是「權利與責任不可分割,需為一組概念平衡並呈」。舉例而言,若享受生存的權利,那同時就有尊重他人生存(不殺人)的責任;若享受賺取財富的自由,就同時有保障他人同樣賺取財富(不壓榨、不奴役)的責任。觀念簡單,但諷刺的是,現代社會常特定主題上過度放大權利而忽略相對應的責任,或過度強調責任卻忽略尊重對應的權利。

「眾同利益」與當代經濟體制缺陷的對話

我們所習慣的當代經濟生活,建立在二十世紀初以來的新古典經濟學的基本假設,包含強調享樂主義、物質主義、競爭勝於合作、利己主義勝於利他主義。

若上溯更早,啟蒙時代即開始強調以科學和科技駕馭自然,並將個人主義放於至高地位。

當然啟蒙時代的劃時代意義無庸置疑,不僅人們在醫療、教育等面向都有長足進步,藉此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普世人權也逐漸被承認。然而,後啟蒙時代下的個人主義、物質主義、消費主義等,卻漸漸讓經濟體系問題重重。

而面對如此巨大的現代經濟問題,天主教社會教義可以提供的最有力也最根本的論點便是眾同利益。不同於啟蒙時代的科學駕馭自然及個人主義,眾同利益可以被定義為「個體與社會團體自我實現的條件的總和」,整體生存狀態的繁榮被達成,「幸福」因此成為可能。

「個人利益本質上緊連著他人的利益」,是古老傳統中的眾同利益概念。基督宗教裡基督身體的象徵也是如此:肢體受傷,等於全身受傷;社會中的一人受傷,相當於整個社會的受傷。

基督宗教裡的三位一體也隱含類似概念,雖然每一位因為其自主樣貌而被定義,其中的每一位卻都在整體的關係當中,互相滲透而實為一體。「眾同利益之所以為共同,因為其中每一位都是整體的鏡像」法國天主教哲學家雅克.馬里坦如此評論。

更實際一點的來說,眾同利益可以被想像為兩個維度,一個是「社會生活的共同條件」,也就是那些個體無法做到,卻在社會中至關重要的條件,例如安全、經濟機會、社會凝聚力、可永續發展的環境。第二個維度是「所有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也就是沒有人該在社會整體繁榮中被丟下,不該有極度貧窮或被邊緣化的情況。


眾同利益的第二個維度是「所有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沒有人該在社會整體繁榮中被丟下,不該有極度貧窮或被邊緣化的情況。圖/Christian Horz@Shutterstock

眾同利益的教導下的企業與政府

在天主教社會教義中,辛勤工作與經營企業被視為「聖召」,如同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所言,透過工作,「人們達到自我實現,而且確實,在某些意義上,活出更人性的樣貌。」

但要達到如此境界,必須將行為建立在眾同利益上,換言之,將他人利益置於私己利益之前,這與現今強調企業自身利潤最大化的理念大相逕庭。

在眾同利益的框架中,企業應努力達到「善良產品、善良工作、善良財富」。

「善良產品」是指企業的產品或服務必須是滿足人們真實的需求(而非被創造出來的、消費主義的需求),促進生活的幸福美滿;「善良工作」指的是優先創造好的工作機會,因此以機器全盤取代人力,在此脈絡下會被視為不恰當。「善良財富」指累積財富是被鼓勵的,卻不該忘記企業生存的目的。

在眾同利益下,企業必須擁抱更廣的責任,不只股東利益,更該照顧員工、供應商、顧客,還有自然環境。

眾同利益的教導不只適用於企業與民間,安通尼也倡議,在眾同利益的關懷下,政府的角色至關重要,應積極降低收入與財富的貧富差距、保障勞工權益、優先處理勞工市場先關政策、內化經濟活動的外部成本(註三)、規範抑制金融部門活動、縮小巨型企業規模、鼓勵企業回饋社會。

結語:

為期將近一週的研討會,細膩辯證如何以天主教社會教義為幸福的理論框架,在現代全球經濟範型中,使生命活出社會聯繫、意義感與目標感。這裡所談論的幸福,本質上與眾同利益緊緊相連,概念可上溯自天主教社會教義,甚至亞里斯多德的部分哲學。

然而對於眾同利益的強調,卻在後歐洲啟蒙時代被剔除,取而代之的是個人主義。二十世紀以來新古典經濟以來的經濟學,更繼續放大利己主義與物質主義。

因此,藉由回顧並擷取天主教社會教義中的哲學,由眾同利益出發,提供了可能的道路。

我們不必全盤詆毀或放棄現代化會我們生活帶來的好處,卻得以思考全球市場經濟問題的可能解方。

註一:除了研討會資料,本篇也引用講者發表的文章:HUMAN FLOURISHING, THE COMMON GOOD, AND CATHOLIC SOCIAL TEACHING
註二:目前尚未有 Common Good 正式的中文翻譯,「大眾利益」或「共同利益」也無法完整呈現英文的意思,前者只能呈現大眾站在同一線,卻強調不出個體間的連繫;後者則強調了個體的聯繫,卻無法呈現文章中談論社會整體的語境(兩個人也可以有共同利益,而且聽起來可能有結黨營私的風險,不太正面)。我就想了一個新字「眾同利益」來翻譯 Common Good,歡迎建議與討論。英文維基百科:Common good
註三:外部成本,指個體經濟單位的行為對社會造成影響,卻沒有承擔相應的義務或回報。例如工廠在生產過程中汙染水域或空氣,卻是環境與周圍居民承擔後果。

《關於作者》
江玉敏 
屏東人,目前在英國發展研究院(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Studies, IDS)攻讀碩士。清大工科背景出身,曾赴以色列交換學生,走訪以巴,深度探究當地文化;並前往非洲獅子山共和國、肯亞與坦尚尼亞做教育志工計畫。畢業後隻身勇闖坦尚尼亞,與當地天主教會一起做發展工作。以學習斯瓦希里語為樂、以傾聽當地人為習慣。夢想是學習主耶穌的樣式,學習實踐聖靈九果: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

執行編輯:鄧紹妤
核稿編輯:張翔一

活動報名
捐款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