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計畫最難的不是讓來自衝突地區的人們交流,而是在於如何把大家聚在一塊──只要人們能夠面對面,神奇的事就會發生。」Eric說。
在 Alpbach 歐洲論壇期間,我參與了為期三天的 Art of hosting 訓練。活動的主旨是教導社會人士如何將「參與式領導」,融入職場以及日常生活之中。
在現今的歐洲社會,從政府組織、企業到 NGO,紛紛開始探討如何在策略執行上更有彈性和效率,而打破階級的限制,正逐漸被證明是可行的方案之一。
以職場為例,「參與式領導」除了試圖改變職場嚴謹的階級制度外,也讓每個員工有機會參與決策的討論,並藉著參與過程,讓員工發揮更大的功能。
而以往社會中所強調的「領導能力」,也逐漸轉變為「溝通合作能力」。
在接下來這一系列「歐洲論壇」的專題文章中,我將對 Art of hosting 的活動內容多加著墨,並透過訪問論壇中的專業人士,探討如何將參與式領導成功地融入各行各業,甚至不同的社會議題當中:
他是巴勒斯坦人,他是以色列人──他們在加薩走廊,努力創造對話
「我們兩邊的人民,包括我們在內,在(以巴)衝突中都受到了傷害,但仇恨和互相指責,永遠無法解決問題。」
來自以色列與加薩走廊邊境城市 Sderot 的 Eric Yellen,和在巴勒斯坦難民營度過童年的 Ibrahim Issa,在「歐洲論壇」的 Art of hosting 這場活動中,共同拿起一張海報,介紹著他們如何在過去的數年中,藉由彼此攜手規劃的各種活動,讓處於衝突區第一線的雙方人民們,一年復一年地,嘗試對話與交流。
在以巴衝突因「耶路撒冷爭議」有著越演越烈趨勢的此刻,回顧今年 8 月份時,令人印象深刻的這個畫面,讓我不禁深有感觸。
透過民間自發的交流與對話,能否真正一步步消除以巴雙方人民彼此的「深仇大恨」?或者,這只是過於樂觀、終將失敗,在戰火中轉瞬即逝的美麗泡沫?
我目前仍沒有答案。但我知道,他們,和在這世界上的無數人,將會持續地嘗試──正如無數仍對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的國際社會有著期許與付出的人們一樣。
在繼續 Eric 和 Ibrahim 的故事之前,先略加簡介我所參加的這場 Art of hosting 活動之一,「Open space technology」的工作坊規劃:
Open space technology:你想要改變的是什麼?
Open Space Technology 將參加者從討論,轉移到「自發性思考」──這次活動的主題為「如何進一步發展我的社群/團體」。
活動藉由自願的「發起人」,提出自身想要改變的社會問題,並由其他參與者選擇自己有興趣的題目與發起人討論──透過不同背景的人彼此交流,以跳出既有的框架,共商更有效率的解決之道。
Open Space Technology 有四個基本原則:
1. Whoever:不論背景身份,誰都可以參與討論。
2. Whenever:只要大家準備好了,討論隨時都可以開始。
3. It’s over:當你覺得自己對於主題不再感興趣,就應該到其他桌討論,不必留下。
4. Whatever:準備好聆聽並接收新的點子。
就是在這一個環節中,我參與了 Erik 和 Ibrahim 的討論──分別來自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他們,在過去幾年中,定期在以色列與巴勒斯坦邊境舉辦活動,讓兩個紛爭國家的人們可以彼此交流,嘗試打破既有的成見。
他們想要問的是:「如何能夠讓其他人,對於這個議題(以巴問題)有更高的參與度?」
在交流過程中,多人提到以和平相處為核心,透過不同管道傳播訊息,或跳脫傳統,用創意的方式教育人們。
其他組別提出的問題,包括如何讓女性在德里(印度)這地方更加安全,和讓學生有動機去改變社會等等。
在這裡,大家重視的並非是否「具有相關領域的專業知識」,而是在於分享自己的觀點與所學,藉由大家的積極參與,在短時間內「跳脫框架」,討論出成果。
我個人在參與過程中收穫最多的,是學會勇敢地發表意見──以前我總會猶豫和害怕自己的看法是否在一群專業人士面前顯得幼稚,但很顯然的,需要改變的是自己的心態,就算表現不理想,也要在其中學習,而不是貶低自己。
而利用這次活動認識了 Eric 和 Ibrahim 的機會,我進一步和他們進行訪談,了解他們在以巴衝突的大環境之下,如何嘗試促進雙方人民的互相理解與對話:
專訪:Eric Yellin & Ibrahim Issa ,促進以巴和諧的夢想家們
來自巴勒斯坦的 Ibrahim Issa 出生在戴赫舍難民營(DHEISHEH CAMP),並在難民營中度過童年──那段居無定所、時時活在恐懼中的生活,至今仍深深影響著他。
16 歲那年,Ibrahim 在一次巴勒斯坦的示威中,受到以色列軍方槍擊而一度無法走路,但他仍撐了過來。「那時候我對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衝突,導致讓很多無辜的人喪命感到憤慨,在示威活動中,把恐懼都拋諸腦後了,」他說。
當 Ibrahim 說起當時家人好不容易離開難民營,在伯利恆(Bethlehem)買的房子被以色列政府拆除的時候,他仍眼泛淚光。
然而,Ibrahim 的父親 Hussein Issa 卻沒有因此仇恨所有的以色列人,他在巴勒斯坦創立了「希望之花學校」Hope Flowers School,以促進族群和諧為指標,提供戰爭創傷心理輔導,並在教學上融合溝通、合作等社會上可運用的技巧。
即使身為難民,即使是以、巴衝突下的受害者,他的父親仍堅信要把兩地的孩子聚在一起交流,讓下一代不再被恐懼和刻板偏見所控制。
放棄歐洲的大好前程,回鄉繼續父親遺志
「我們要做的,是創造一個雙方(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新世代──這個新世代信仰和平、共存共榮與尊重對方的權利──這是我父親所看到,能夠真正帶來改變,帶給巴勒斯坦人民自由的道路。」
"What we need is to create a new generation of Palestinians and Israelis who believe in peace, coexistence and respecting each other’s rights. This was the way he saw to bring about change and to gain freedom as Palestinians."
Ibrahim 在離開難民營後奮力向學,遠赴荷蘭留學,並取得電機工程的碩士學位。
但當他的父親在 2000 年過世時,Ibrahim 毅然決定離開在荷蘭舒適的生活,與自己計劃攻讀的博士學位,回到巴勒斯坦接手父親的工作──經營當時飽受衝突摧殘,幾乎陷入停擺的「希望之花學校」Hope Flowers School。
「在荷蘭 9 年多,並且訪問過許多歐洲城市,其實我很多思考已經像是荷蘭人或歐洲人,甚至我父親都戲稱我是『荷蘭人』,連自己家鄉的語言說起來都有『荷蘭腔』,但(父親過世)當時我知道,巴勒斯坦才是我最關懷的家,我必須回家,繼續父親的志業。」
Ibrahim 想承襲父親「和平運動者」的志向,透過教育和對話,種下以巴兩國新世代的和平種子,為自己的家鄉貢獻一份心力。
也因此,遇到了同樣想要促進兩地和平的 Eric Yellen。
「卡桑火箭墜落之地,發現我的仇恨無法解決任何困境」
猶太裔的 Eric 出生於紐約,但年幼時即與家人搬到加薩走廊附近的以色列「邊境城市」Sderot,對於以巴間的諸多紛爭並不陌生,也曾經是受害者。
「當 2001 年開始,「卡桑火箭」(巴勒斯坦軍方自製的火箭)開始攻擊我居住之地,以色列軍方也不斷攻擊加薩走廊地區。雙方不斷衝突下,受難的都是平民!我開始仇恨所有攻擊我們的人──哈瑪斯(Hamas,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組織縮寫),還有我們的(以色列)政府,不同的武裝派系勢力……。」
「但接著我發現,這樣下去,這將會演變為對整個加薩地區所有人的仇恨,於是我開始尋找另外一種可能──與不同的平民百姓對話,思考解決衝突的可能性。」Eric 説。
身為以色列人的他,接著發現:「加薩地區兩邊(以巴)的人民,其實彼此的相同遠遠多過不同──我們都因戰爭而受害,我們都害怕炸彈,我們都難以維生,我們都想離開戰亂之地,我們的孩子在深夜都無法成眠,都需要心理諮商……,相互指責與仇恨,沒有辦法解決任何問題。」
Eric 於是相信,唯有從相互交流做起,才有可能改變現況。他投身於 NGO,主導了包括「Other Voice – For a Civil Solution to the Conflict」在內的多項計畫,將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帶到同一個屋簷下,提倡和平溝通。
Ibrahim 和 Eric 或許價值觀不同,但他們有著同樣的目標──促進以巴和平。他們都不相信(雙方)當前的政府能夠做出改變,所以以自身的力量,試圖影響他人:
「只要人們能夠面對面,神奇的事情就會發生」
每一年,他們都在以巴邊境的 global village square 舉辦活動──在活動中,讓來自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參加者有機會面對面交流、合作和建立友誼。
他們並將 Art of hosting 的課程,運用在 global village square 的活動上──在短暫的兩天活動中,得到意想不到的結果。
「這個計畫最難的不是讓來自衝突地區的人們交流,而是在於如何把大家聚在一塊——只要人們能夠面對面,神奇的事就會發生。」Eric 說。
他們第一天用 Storytelling 的方式,讓以巴雙方的參與者,了解彼此的背景,並舉辦 World Café 讓參加者熟悉彼此,產生連結。活動中還有個環節是"Theater Playback"──參與者分組演出部分參加者所分享的故事。據 Eric 和 Ibraham 所述,看見自己的故事,讓他人(尤其來自對方的居民)有深刻共鳴,許多人都當場感動得流下眼淚。
第二天的重點,則在於讓參與者能夠「自發性的合作」。透過前述"Open Space Technology”的方式,討論各種不同計畫的可能──Ibrahim 說,有些參與者開始規劃旅遊活動或是定期的討論會,讓兩天的交流結束後,仍讓彼此建立起的珍貴友誼能夠持續。
對 Ibrahim 和 Eric 來說,如何使這種合作關係持續,仍是很大的挑戰,但他們相信人們對於和平和溝通的嚮往,所以仍持續奉獻自身的力量,試圖促進以巴平民的交流。
在如今衝突紛亂不斷加劇的世局中,這樣點滴累積的成果當然無法一蹴可及,更隨時可能毀於一旦。但他們不懈的努力,值得被看見。
《關於作者》
楊絜茹。高雄人,就讀於香港大學,雙主修心理和媒體與文化研究。積極投入志工活動,也關切著弱勢族群,與朋友共同創辦中英雙語的「流浪之聲」,提供香港難民、少數民族和移工一個發聲的平台。喜歡電影和閱讀,希望文字能夠有些許力量,來改變自己和身邊的人事物。曾於美國電視台實習,並為美國 NYAToday、Study Breaks 媒體供稿,同時為天下雜誌《換日線》專欄作者、《關鍵評論網》供稿者。
換日線專欄:異鄉人手札
執行編輯:鄧紹妤
核稿編輯:張翔一
Photo Credit:楊絜茹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