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那裡有個世界級舞台,拚了命也要把台灣帶上去──三位台灣青年,首度參與「EFA 歐洲論壇」的緣起

圖/Maria Noisternig 攝影、Flickr@European Forum Alpbach CC BY 2.0

2016 年,龍應台老師受邀到奧地利參與「歐洲論壇」(European Forum Alpbach,EFA)參與演講。這是第一次有台灣的講者受邀,也是基金會第一次深入認識 EFA ──雖然它已經連續舉辦了 71 年。

成立於 1945 年,奧地利政治家 Otto Molden 在創建歐洲論壇之初,就以「促進和平與團結的歐洲」為目標,以跨領域跨學科的論壇,作為思想交流的平台。每年,都有超過 200 位不同領域、國籍的領袖,與超過 4,000 名來自全球 70 幾個國家的參與者,齊聚阿爾卑斯山小鎮,彼此針對全球重大議題,思辨交流。規模格局,較諸在台灣較知名的「達沃斯論壇」,毫不遜色。

71 年來,歐洲論壇邀請過的各界領袖主講,包括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伊朗人權鬥士 Shirin Ebadi、歐盟主席 Jean-Claude Juncker、歐洲法院院長 Koen Lenaerts、前希臘財政部長 Yanis Varoufakis、前世界銀行副總裁林毅夫、世界貿易組織(WTO)前主席 Pascal Lamy、英國流行設計師與政治運動者 Vivienne Westwood……等等。

不只全球冠蓋雲集,更邀請年輕世代共同參與

而奧地利「歐洲論壇」的一項特別之處,是不同於達沃斯論壇,它不只是「大人們」的活動:主辦單位每年保留 700 個獎學金名額,提供給世界各地 30 歲以下的優秀青年,讓來自各國年輕人也有機會,親身參與這場世界級盛會。

同時,主辦單位還會邀請產官學界的代表們,為這些青年代表開設為期一周的討論課──過程中,你將有機會與歐盟現任的外交官,近距離討論國際政經局勢;或是與來自全球,年輕、優秀的腦袋們一同激盪討論,展開 24 小時的「創新馬拉松競賽」;主辦單位同時也準備了各式文化活動,無論是阿爾卑斯山的健行、高山瑜珈或音樂會,都能促進參與者的彼此交流與文化視野。

在為期 17 天的論壇議程中,有如「全方位的領袖培訓」也同步在進行,體現於每一個精心設計的活動中──而這些機會,全都特別保留給年輕人。

甚至,在本年度政治論壇的開幕講座「團結歐洲的價值與願景」(Opening: values and visions of a united Europe)中,主辦單位的安排更讓人驚艷:

論壇由來自索馬利亞的難民,同時也是積極投入人權工作的知名部落客 Farah Abdi;來自英國 22 歲,曾獲女皇青年創業家獎項的 Bejay Mulenga;與奧地利女權團體 BusinessRiot 共同創辦人 Katharina Brandl,以及匈牙利的青年政黨領袖 Fekete-Győr András,在奧地利總統之前先發表短講──之後才由總統代表「東道主」發表談話,並與青年們同場對談。真正將舞台讓給年輕人,讓他們的聲音被聽見。

因為,主辦單位相信年輕的力量與可能。

2017 歐洲論壇(EFA)主席 Franz Fischler 開幕演講。圖/ Andrei Pungovschi 攝影、Flickr@European Forum Alpbach CC BY 2.0

助台灣青年一臂之力,登上國際的大舞台

而這也正是我們基金會的信念。

龍應台文化基金會自 2005 年成立以來,一直積極地透過各式沙龍論壇,將國際議題帶入台灣;也組織青年志工,透過各式討論與實作的方式,參與世界。

當我們發現世界上有一個好的舞台,可以讓青年置身於世界級的對話中,當然拼了命也要替台灣年輕人爭取──於是從 2016 年起,在密集與「歐洲論壇」協商數月後,2017 年,龍應台文化基金會正式成為奧地利歐洲論壇官方,第一個亞洲合作夥伴。

EFA 主辦單位並且在 72 年來,首度空出三個「台灣青年代表」的名額,由基金會選送三名優秀台灣青年,參與這項盛會。而基金會也全額贊助這三位「代表」的機票和食宿等費用。

台灣「青年代表」們的故事,就此展開

2017 年中,我們舉辦參與 EFA 歐洲論壇的台灣青年代表徵選──在與《換日線》合作推廣後,我們對台灣在世界各地的優秀青年們,印象深刻:在「代表」初審條件頗為嚴格的前提下,我們仍在短短時間內,收到超過 130 件來自四大洲 19 個國家,符合初審資格的台灣優秀青年申請,競爭十分激烈。

最後,評審們以培育未來的「社會力領袖」為目標, 綜合考量申請者的外語能力、全球議題掌握度、社會關懷程度等等,經過三輪評選後,選出三位獲得獎學金的代表,出發前往奧地利。他們分別是:在香港攻讀心理與媒體學位的楊絜茹、在東非坦尚尼亞做第一線紮根工作的江玉敏,以及跨界機械、大數據領域的醫學系學生高家祥。

在台灣,其實各式各樣、大大小小的論壇不在少數,但是一場為期 17 天、4,000 人次、200位世界級講者的論壇,仍台灣前所未有的規模。

更重要的是,奧地利歐洲論壇並不只是一個單純的學術論壇,或是「演講嘉年華」。論壇除了世界級講者之外,也包含了各式各樣的社交、外交場合:例如與外交官們同桌早餐的"Breakfast clubs";或者是分別與隸屬於 WTO 的附屬組織國際貿易中心(ITC)執行長阿蘭嘉.岡薩雷斯女士(Arancha González)及綠色和平組織全球執行長珍妮佛‧摩根(Jennifer Morgan)同台組隊,辯論「自由貿易」的機會;還有與世界經濟論壇「大數據與個人資料倡議」共同發起人艾力克斯.潘特蘭(Alex Pentland)近距離討論數據的未來……這些都是台灣受限外交空間等種種條件,現有各項論壇所無法提供的機會。

論壇除了世界級講者之外,也包含了各式各樣的社交、外交場合。圖/Maria Noisternig 攝影、Flickr@European Forum Alpbach CC BY 2.0

但身為 EFA 的青年參與者,只要你敢、只要你勇於爭取,這些經驗都會屬於你:

正如我從旁觀察,這次參加的三位獎學金得主,都積極參與論壇各式活動,結交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並樂於與大家分享這趟旅程所學。

其中江玉敏的表現更是傑出:除了參與 72 小時的創新馬拉松,也主動爭取進入 32 人的辯論小隊,並經過兩輪公開辯論後,成功擠進決賽──她與綠色和平組織代表共同組隊,力抗「正方」的 WTO 代表,最後脫穎而出,成為今年度辯論工作坊的冠軍

這也是龍應台文化基金會所寄望的:努力創造國際舞台,為台灣培養有眼光、有思想、有關懷的世界公民。

三位台灣的 EFA 論壇獎學金代表合影──江玉敏(左一)高家祥(中)楊絜茹(右一)。圖/龍小編 提供

《關於作者》
龍小編/專案隨隊觀察員
龍應台文化基金會小編,自大學加入基金會已有 8 年志工資歷,藝術文化背景出身,也熱衷關注國際議題與趨勢,喜歡與年輕的腦袋一同激盪思辨,讓各式各樣的聲音與議題都能自由自在地被討論。

執行編輯:鄧紹妤
核稿編輯:張翔一

活動報名
捐款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