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凝視」系列映後座談《從新幾內亞到台北》
從科技新貴到人類學家─導演蔡政良暢談創作之路
四月中旬光影下午的現場充滿歡笑聲,蔡政良導演遠從台東而來,與現場觀眾朋友一同「開箱」14年前的作品《從新幾內亞到台北》,並在映後座談分享許多「二戰」、「新幾內亞」與「都蘭」不為人知的小故事。
在成為導演與人類學家以前,蔡政良原是知名半導體公司的基層主管,然而科技新貴的生活並未讓他尋獲生命的意義。他毅然決然放棄優渥的生活,轉身投入人類學的研究。偶然間他結識了乾爹一家,踏入都蘭部落生活,這個決定冥冥之中為他的人生打開一扇窗。於是,從新竹到都蘭,從客家到阿美,從都蘭再到新幾內亞。
《從新幾內亞到台北》創作於導演的博士班時期,為了這趟穿越南北半球的旅程,導演竭盡所能,甚至不惜「下海」銷售木雕籌措旅費。故事由70年前阿公被召為二戰高砂義勇隊說起,藉由鏡頭,阿公娓娓訴說當年在新幾內亞戰場目睹「人吃人」的可怕經歷。基於對這段歷史的好奇,父子兄弟三人前往新幾內亞這片異鄉,在冒險患難的同時深度對話、彼此理解。本片一連串超展開引起觀眾驚奇連連!
映後座談時,觀眾們都對「新幾內亞」充滿興趣。導演分享許多關於新幾內亞的冷知識─巴布亞新幾內亞被人類學家視為聖地,蘊藏超過八百種語言;因貿易的地緣關係,當地語言幾乎都是南島語摻雜英文的洋涇浜語(Tok Pisin),短短數日的時間,導演一行人竟然能用阿美族語和英文在當地「走跳」。
另一個新幾內亞冷知識:原來當地人也會「嚼檳榔」!這讓導演一行人備感親切,還和當地人來了一場「檳榔外交」,成了當地家喻戶曉的「檳榔白人兄弟」(當地人將東亞面孔同樣視為為白人)。導演以人類學的觀點解釋這個文化現象─其實檳榔之於許多南島語族「就是很生活的狀態」,可以是染色劑;也可以是貿易商品;更可以是與神靈互動的儀式媒介。這個「檳榔文化圈」從太平洋的台灣橫跨到東南亞、印度洋上的斯里蘭卡,還包含了美拉尼西亞與玻里尼西亞。
現場觀眾都十分關心紀錄片的後續發展。導演表示,2017的作品《高砂的翅膀》正是這段故事的延伸,2013與2015年他與阿美族藝術家希巨.蘇飛兩度重返巴布亞新幾內亞昔日日本海軍基地,依據都蘭部落阿美族的傳說,現場製作「高砂的翅膀」紀念碑,為戰死異域高砂義勇隊的英魂祈願。這座紀念碑目前靜靜地豎立在日本英靈碑與澳洲戰爭紀念碑的旁邊,用不同的觀點省思戰爭與和平。
觀眾好評不斷,當天主持人莉茜,長期關注原住民族健康及青年發展議題,對於片中部落青年的困境也十分有共鳴。現場也有高中歷史老師反饋提及,這部片不同於其他戰爭類型片,沒有既定的沉重感,也跳脫歷史學家的史觀框架,反而以一種人類學、原住民族以及家族史的角度回望戰爭,既特別又具有層次,令他深受啟發。
所有歡笑與感動盡在光影之間。光影下午倒數一個月!
歡迎朋友們一同欣賞紀錄片,一起度過感動的午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