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兩個科學的高峰如星光劃破黑暗的天空。
生於安徽合肥,歷經戰亂的楊振寧,1957年以「宇稱不守恆定律」,成為首位華人諾貝爾獎得主,而他備受推崇的「規範場理論」影響更為深遠;台灣清水小鎮長大,用破銅爛鐵創造馬達的朱經武,在1987年成功將超導體溫提升至攝氏零下183度,在電導率領域獲得重大突破,轟動學界。
兩人都出自中華的文化土壤,卻以最開放、最大膽的心靈迎向天空。當跨代的他們站在一起時,想跟我們分享的,會是什麼?
這是一場不能錯過的思想盛宴。
二十世紀,兩個科學的高峰如星光劃破黑暗的天空。
生於安徽合肥,歷經戰亂的楊振寧,1957年以「宇稱不守恆定律」,成為首位華人諾貝爾獎得主,而他備受推崇的「規範場理論」影響更為深遠;台灣清水小鎮長大,用破銅爛鐵創造馬達的朱經武,在1987年成功將超導體溫提升至攝氏零下183度,在電導率領域獲得重大突破,轟動學界。
兩人都出自中華的文化土壤,卻以最開放、最大膽的心靈迎向天空。當跨代的他們站在一起時,想跟我們分享的,會是什麼?
這是一場不能錯過的思想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