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們『有能力』、『有勇氣』和長輩們平起平坐、直抒己見嗎?長輩們,又真的願意放軟身段、空出舞台,給予可能還不甚成熟,但需要機會磨鍊成長的青年嗎?」
奧地利「歐洲論壇」(EFA)的活動風格是百花齊放、群星璀璨,大小講座與競賽鑲嵌著兩週的「如夢似幻」。
筆者利用此次難得的機會,參與了三項需要額外申請報名的大型活動──它們的共通點,是大膽的活動設計,提供年輕人伸展、發揮的舞台,並和長輩、專家們平起平坐,彼此傾聽。
這三項活動,分別讓青年在數百觀眾前與國際專家同台辯論、在 24 小時無眠的團隊競賽裡為各大企業解決問題(並立即給予工作邀請)、在奧地利總統及國際專家面前演講。
本文將探討這些設計背後的養成與心態,以及身在台灣的我們,是否可以從中學習:
辯論工作坊──22 歲的講師,極度成熟專業
辯論工作坊,可以說是最符合今年 EFA 論壇主題「衝突與合作」(Conflict and Cooperation)的活動:它一次次把參與者們推到意見相左的廝殺擂台上,又一次次創造讓夥伴們緊密合作的環境。
工作坊從 700 多位的青年論壇參與者中,錄取 16 人,給予貫穿兩星期的辯論技巧課程培訓,再經過兩階段比賽,分別篩選為 8 人、 2 人後,最後再由兩位晉級者,分別和參與論壇的國際級大師同台「組隊」,登上論壇的大舞台,辯論「自由貿易」與「全球化」的優缺點。
16 位辯論工作坊的參與者,背景多元豐富──不僅國籍多元,年齡跨幅廣,經驗也各自精采。有人來自經濟學背景、有人來自專業辯論社、有人曾在北極破冰船上工作、有人在加薩走廊的地道內多次穿梭。
訓練課程的兩位講師,更是儀表大方,舌燦蓮花。然而直到數次課程以後,才發現原來專業成熟的兩位講師,只有令人驚艷的 22 歲年紀,幾乎比所有工作坊參與者的年紀都輕。
兩位講師都來自牛津大學辯論社,並且今年都將要從牛津大學畢業,一位已經在經營自己的新創公司。順帶一提,牛津大學辯論社,正是培育出多位英國政治人物的地方,例如倫敦前市長鮑里斯.強森。
筆者來自台灣清華大學,儘管見過許多表現亮眼的同儕,在課業、學識與課外活動都兼顧得十分良好,然而就近觀察,不得不說在獨立思考、生活管理、乃至應對進退成熟穩重等面向,卻遠遠無法與眼前 22 歲的兩位講師比擬。
「哈,被你們認為年輕好不習慣。22歲,在牛津並不算年輕,有人已經要成家立業,有人正在經營自己的公司。」這位紐西蘭與越南混血的辯論講師笑著說。
在台灣,22 歲的青年有機會展現出相同的成熟度嗎?或者應該說,我們的社會與學校,期待青年這麼做,甚至,給予青年這樣的機會和選擇性嗎?
從訓練到奪得冠軍,看見真正與青年平起平坐的舞台
第一階段辯論賽的評審之一,是知名的作家、教授、記者 Emilio Galli Zugaro。他提到自己已經屆齡中年,是回饋社會的時候,因此非常樂意把經驗傳承給年輕人。他在個人網站上,也歡迎年輕人找他諮詢生活問題,希望將時間投注在培育下一代。
經過第一屆段精彩辯論,16 人中有半數被淘汰,幾家歡樂幾家愁。「雖然被淘汰,但我很珍惜這段經歷。過程中學習如何建構論點,從每一位參加者身上學到許多,甚至,更了解我自己一些。」其中一位參與者如此評論。其實,辯論常只是媒介──辯論的議題讓我們看見彼此思想的表徵,循著表徵上溯,則有一整片星空。生命經驗的點滴,才是孕育思想花朵的根基。
第二階段的辯論賽,轉移到大演講廳裡比賽,主題為「自由貿易與全球化」。評審冠蓋雲集:包含前世界貿易組織(WTO)總幹事帕斯卡爾·拉米(Pascal Lamy)、前奧地利中央銀行總裁克勞斯·拉多(Claus Raidl)、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的歐洲政策辦公室執行長吉娜薇芙(Geneviève Pons-Deladriere)。八位青年輪番上陣,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重頭戲的第三階段裡,兩位晉級的學生(包括我在內),就要正式上場,和專家們同席辯論了。
與會者包含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執行長珍妮佛·摩根(Jennifer Morgan)、國際貿易中心執行長暨聯合國助理秘書阿蘭嘉(Arancha González),主持人是經驗豐富的 BBC 記者及主持人史蒂芬.薩庫(Stephen Sackur)。
論壇珍貴的亮點之一,就是主辦方不只能把這些「大人物」們請來,還能如此悉心設計出這樣一場有意義的活動,讓這些經驗豐富的前輩,和年輕人真正有著直接的、平起平坐的互動。
辯論的結果,可能就是世界運轉的方向
燈光打下,在群眾的歡呼聲與主持人的幽默引導下,雙方展開精彩攻防。
(編按:辯論現場影片與結果可於 European Forum Alpbach 官網觀賞(點選video選項))
和前幾次辯論賽的不同是,參與辯論的四位專家,完全不只是在表達意識形態,更不只是針砭「假設性問題」:
國際貿易中心的執行長阿蘭嘉,是真心相信自由貿易對經濟的好處;綠色和平的執行長珍妮佛,則是終身奉獻於消弭自由貿易對環境和人權的影響──空間換置,這是一場可能發生於制定多國決策的國際論壇辯論;時間換置,這是一場可能影響數億人生命的經濟制度辯論。
這絕不是憑空抓來的題目,而是兩派人馬工作的職業甚至志業。
讓我最有感的是,大多時候,對青年而言,辯論只是一場「比賽」或「活動」,辯論結束,世界仍繼續運轉;但對現場的這些專家而言,辯論的結果,卻可能真實影響未來世界運轉的方向。
確實,二戰結束以後,主流國際發展經濟學的理論轉換過數次。1950 年代強調政府的角色。卻在政府腐敗、失能等問題被檢討後,1970 和 1980 年代強調市場機制的角色。然而世界銀行(The World Bank Group)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對拉丁美洲及非洲的結構性調整政策被歸為失敗,以及 2008 年金融風暴以後,強調政府角色的呼聲又日漸高漲。
儘管跨國主流機構仍多奉自由貿易為當代貿易圭臬,許多非政府機構和經濟學家皆細膩分析過自由貿易的危害,包含被譽為「最近 15 年經濟學界最令人興奮的思想家」張夏準。
原來,「給年輕人機會」可以不只是「給你機會聽我說」
在台灣,我參與過的各式活動與講座並不少,將「專家」與「青年」擺在同一場域的機會,也不缺乏。
然而,在台灣,這樣的活動裡,總能很容易地觀察到自然而明顯的權力關係──例如專家在台上「分享」、青年在台下「學習」;又或者,青年在台上「表演」,專家在台下「評分」。
麥克風,似乎從來無法同時共存在兩群人手中。
但在這次的奧利地歐洲論壇,另外一種形式──相對均勻的權力分布──真的令人眼睛一亮。原來,話語權是可以同時存在專家與青年間的。
「給年輕人機會」在這裡,不只是由上而下地,給年輕人機會「聽」,或給年輕人機會「說」,而是真正透過完整的訓練、激烈的挑戰、平等的舞台,讓年輕人有機會真正歷經一番學習與準備後,能和學有專精的長輩們平起平坐一起「聽」和「說」,彼此或合作凝聚想法、或針鋒相對激辯、真正相互尊重與理解。
創新馬拉松──「解決一個真實世界的問題」
40 位學生,8 組團隊,8 組企業,24 小時日夜無眠,解決一個真實世界的問題。
24 小時的設計,目的是在短時間內激發潛能,最大化團隊的創意。今年的參與企業,包含奧地利汽車工業諮詢公司 AVL、與奧地利能源公司 Energie Steiermark。
「創新馬拉松」的設計精緻,不只是把「任務」交給學生團隊,也為每一組團隊安排「企業業師」和「創新導師」──
「企業業師」幫助學生認識該組團隊所負責的企業,進而規劃細膩的問題解決方案;「創新導師」則帶領團隊系統性地解析問題,將 24 小時切割為數個區塊,循序漸進在每個區塊中設定子目標──從認識問題、腦力激盪、統整歸納等步驟,一步步導出最佳解法。
而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許多企業在活動結束後,認真表達對青年團隊所提供解決方案的重視,甚至直接邀請部分青年前往該公司工作──由於參與者們不只來自奧地利,還有其他國家,於是有的企業直接提供機票,邀請青年擇日回到奧地利參觀公司。
在台灣,近年來也有強調結合企業與青年的競賽。
然而實際參與這樣的活動,發現其立意良善,但仍舊多擺在傳統亞洲的「長幼有序」觀念中──動輒強調「感謝業師」、「業師難能可貴、願意花時間給青年」,卻較少平衡強調「企業珍惜認識青年人才」的機會,也較少看見台灣企業尊重人才,甚至願意提供機票邀請面試的做法。
然而,這類「創新競賽」,其實真正動腦「解決問題」的是青年,不是嗎?
這場「創新馬拉松」,我看到的不只是活動本身的細緻度與執行面差異,更看到了歐洲頂尖企業與人才之間的「互動文化」。
講者之夜──青年在台上講,總統在台下聽
在為期兩週餘的論壇接近尾聲,針對「衝突與合作」(Conflict and Cooperation)的年度主題,大會邀請青年講者們,面對現場數百位聽眾,發表兩分半的短講。聽眾包含多數與會專家,以及論壇「東道主」奧地利總統亞歷山大.范德貝倫(Alexander Van der Bellen)。
長篇演講,有保持觀眾注意力的難處;短篇演講,也有其語言精練、力道強勁的難處。
其中一名青年,甚至使用詩詞的方式,在兩分半的時間裡,以自創的詩,驚豔全場觀眾。
「我只能說,我深深對演講品質大為驚艷。」奧地利總統亞歷山大如此評論。
結語:
從這三項額外報名參與的大型活動中,我看到兩位 22 歲的成熟專業講師、優秀自信的各國同儕;也看到「年輕人」與「前輩專家」各式各樣平起平坐的設計巧思──兩個現象都讓我高度驚艷,且一度欽羨佩服不已。
然而仔細想想,這兩個「現象」其實彼此相輔相成,有如雞生蛋、蛋生雞。若是「專家前輩」們和「年輕人」互相展現出尊重、與值得尊重的特質,良性循環下,相信台灣絕對也能出現這樣「平起平坐、互為助力」的情境。
反過來說,在台灣,當我們在評論「草莓族」、「啃老族」、「世代對立」、「資源不公」時,是否願意檢討現象的可能成因呢?
青年們「有能力」、「有勇氣」和長輩們平起平坐、直抒己見嗎?
長輩們,又真的願意放軟身段、空出舞台,給予可能還不甚成熟,但需要機會磨鍊成長的青年嗎?
《關於作者》
江玉敏/2017 歐洲論壇台灣青年代表
屏東人,目前在英國發展研究院(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Studies, IDS)攻讀碩士。清大工科背景出身,曾赴以色列交換學生,走訪以巴,深度探究當地文化;並前往非洲獅子山共和國、肯亞與坦尚尼亞做教育志工計畫。畢業後隻身勇闖坦尚尼亞,與當地天主教會一起做發展工作。以學習斯瓦希里語為樂、以傾聽當地人為習慣。夢想是學習主耶穌的樣式,學習實踐聖靈九果: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
執行編輯:鄧紹妤
核稿編輯:張翔一